發布時間:2022-10-25 16:38???? | 文章來源:鹽南發布???? | 閱讀次數: |
66歲的吳金友也是入黨38年的老黨員
退休后,他積極參與到
伍福線核酸采樣點“落地檢”的一線工作中
“我在村居待過,整理檔案交給我沒問題。”吳金友“全副武裝”重新“就業”,負責登記參與“落地檢”人員的相關信息:車牌號、人名、身份證、聯系方式、來處去處……吳金友筆跡工整、一絲不茍。他說:“要確保流動人員全程可追溯,需要把控到每個細節。”
交通卡口是疫情防控外防輸入第一道關卡。與204國道卡口“落地檢”同步運轉的還有鹽城南高速口。作為我區車流量最大的重要交通卡口,鹽城南高速口進一步加強防疫物資、人員儲備調度?,F場,四路人馬摸排查驗,指揮入城車輛分流,三組采樣工作班子同步開工,保障車載人員“安全無憂”。
據了解
該卡口日均查驗車輛3000輛、人員4800人次
日均落地核酸采樣3000人次
負責查驗分流的“大白”之一——鹽城青年趙天威在人群中格外引人注目。他聲音洪亮,動作敏捷,每次為車輛進行指引后都會與司機行禮告別。在為一輛面包車貼分流指示標的時候,他細心詢問司機是否會遮住他的視野,并耐心調整,這時已經是他當天工作的第10個小時。“我學的專業是酒店管理,在服務上面我很有方法。我希望也能為鹽城的防疫工作做貢獻。”趙天威告訴記者。
目前,共有130名工作人員兩班倒,全程在高速口執勤,落實“落地檢”防疫要求。我們要求對于所有從鹽城南高速口下來的車輛逐一問詢,逐一了解其行程,根據其行程將重點地區來鹽人員信息第一時間上傳到我們的云翼平臺,由我們的社區落實到后續的“落地管”工作。
交通卡口“嚴防死守”
社區網格“從嚴從緊”
通過云翼移動端等線上平臺
卡口防控數據第一時間同步至網絡端
為“落地管”提供處置依據
通過充分動員社區工作人員、小區網格員、退休老黨員、樓棟單元長等基層力量,全區各街道深入企業店鋪、樓棟單元、賓館酒店、居民家中動態排查核查,以“閉環思維”優化處置流程。走進南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78歲的老人正主動向社區報備行程:“我去過上海,你們找我時我不在家,我再來報備一下。”工作人員脫口而出:“他叫劉必路,是去動手術咧,我們都知道。早就留檔登記時刻關注了。”南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內,一群網格員、志愿者、工作人員正通過云翼平臺向無疫網格同步最新防疫資訊,并不時與轄區內有流動軌跡的人員進行電話溝通并傳達防疫要求。
此外,南苑社區工作人員還積極創新工作方法
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特色做法
網格員許磊向記者展示了他們設計的報備模板
短短數行包含的大量信息
為社區精確掌握流動人員情況發揮重要作用
許磊:我們還要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這版報備模版是我們經過實踐認真總結出來的。所有信息一覽無余,可用于重點人群重點分析。
黃海街道南苑社區黨委書記王愛軍:社區作為基層疫情防控的最前沿,我們將充分發揮支部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充分運用無疫網格、云翼移動端、三合一核查平臺,健全網格機制,強化管控措施,持續跟蹤核酸進度,形成工作閉環。社區實時精細掌握每一個來鹽返鹽人員數據,“落地檢”不放一個,“落地管”不漏一人,確保筑牢疫情防控“安全”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