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分享人
魏宏偉,項目管理部負責人。
本期推薦書目
書目:《生死疲勞》
作者:莫言
簡介:《生死疲勞》講述了一個土地改革時被槍斃地主,他認為自己雖有財富,并無罪惡,因此在陰間里他為自己喊冤。在小說中他經歷了六道輪回,變成驢、牛、豬、狗、猴,最后終于又轉生為一個帶著先天性不可治愈疾病的大頭嬰兒,這個大頭嬰兒滔滔不絕地講述著他身為畜牲時的種種奇特感受,以及地主西門鬧一家和農民藍解放一家半個世紀生死疲勞的悲歡故事。小說圍繞著土地這個沉重的話題,闡釋了農民與土地的種種關系,透過各種動物的眼睛,體味了五十多年來中國鄉村社會的龐雜喧嘩、充滿苦難的蛻變歷史,展示了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農民的生活和他們頑強、樂觀、堅韌的精神。
推薦指數:★★★★
分享理由
佛家語:“生死疲勞,從貪欲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少欲無為”對活著的人來說幾乎是不可能的,因而所謂的“身心自在”也就無從說起了。事實上,無論是人還是動物,其欲望是伴隨著其生命之力起伏消長的,所以生死疲勞與貪欲同在。這部小說所體現的生死循環往復的過程中,人和動物都在不斷地經歷“生死疲勞”,似乎是永無寧日。而短暫寄寓于天地間微不足道的人與物,則只能去體驗不可重復的申訴疲勞的過程。
從我們呱呱墜地起,每個人的內心都擁有一個天使般的靈魂。漸漸地,有的人就被世間的紅塵蒙蔽了雙眼,有的人的內心被醒來的魔鬼占據。我們的內心是裝著天使呢?還是裝著魔鬼呢?這也許是我們每個人需要認真思考的。無欲無為,期望我們能慢慢學會。
分享摘錄
1、裝瘋是塊通紅的遮羞布,往臉上一蒙,所有的丑事,一古腦兒遮掩了。
2、極度夸張的語言是極度虛偽的社會的反映,而暴力的語言是社會暴行的前驅。
3、五十年代的人是比較純潔的,六十年代的人是十分狂熱的,七十年代的人是相當膽怯的,八十年代的人是察言觀色的,九十年代的人是極其邪惡的。